Skip to content

020.jpg

提示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入门指南

这篇指南是我从 Claude Code 官方文档 中提炼出最核心的技巧,从基础的“清晰指令”和“提供范例”,到进阶的“思考链”和“角色设定”,帮助你将 AI 这个强大的工具,变成你工作流中不可或缺的伙伴。如果你想让 AI 真正懂你所想,这篇文章正是你需要的入门手册。

最近一年,大语言模型(LLM)的发展,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获取信息和创造内容的方式。无论是 Claude、GPT、Gemini 还是国内的各种模型,AI 已经成为许多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。

但是,AI 的能力并非无限,它的表现好坏,直接取决于我们向它提出的问题和指令,也就是“提示词”(Prompt)。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提示词,让 AI 更好地为我们服务?这就是“提示工程”(Prompt Engineering)这门新兴学问所研究的。

今天,我想系统地梳理一下 AI 公司 Anthropic(Claude 的开发者)官方文档里的一系列文章,将他们的最佳实践,总结成一份人人都能看懂的入门指南。

一、基础原则:清晰、具体、有范例

与 AI 沟通,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清晰。你必须把它当成一个非常聪明、但极度缺乏背景知识、并且会严格按字面意思理解你话语的实习生。

1.1 指令要直接明确

避免使用模糊、口语化的表达。你需要明确告诉它“做什么”、“以什么格式”。

(不推荐)

总结一下这篇文章。

(点评:总结成多长?要点是什么?给谁看?AI 不得不猜测你的意图。)

(推荐)

请将以下文章总结成 5 个要点,每个要点不超过 30 个字,面向的读者是对这个领域不了解的初学者。
[此处附上文章内容]

1.2 提供示例(Few-shot Prompting)

“Show, don't tell.”(展示,而非说教)。如果你需要 AI 完成特定格式或风格的任务,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一两个完整的范例。

(示例:提取 JSON 数据)

从以下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,并以 JSON 格式输出。请参考下面的示例。

<example>
文本: "张三的邮箱是 zhangsan@example.com,他的电话是 13800138000。"
JSON:
{
"name": "张三",
"email": "zhangsan@example.com",
"phone": "13800138000"
}
</example>

现在,请处理以下文本:

"李四的电话是 13900139000,邮箱是 lisi@example.com。"

AI 会很轻松地学会这个模式,并输出正确的 JSON。

1.3 使用 XML 标签构建结构

当你的提示词包含多个部分(比如,背景信息、示例文档、具体问题、格式要求)时,使用 XML 标签可以极大地帮助 AI 理解结构,避免混淆。

(示例:分析报告)

<document>
[这里放入一篇很长的分析报告...]
</document>

<instructions>
你是一位资深的行业分析师。请阅读上面的 <document>,并回答以下问题:

1. 这份报告的核心结论是什么?
2. 报告中提到的主要风险有哪些?
3. 报告作者的语气是乐观还是悲观?请用文中的例子说明。
</instructions>

这种结构化的输入,远比把所有文字混在一起要有效。

二、进阶技巧:引导 AI 思考

对于复杂的、需要推理的任务,仅仅给出清晰的指令是不够的。我们还需要引导 AI 的“思考过程”。

2.1 设定角色(System Prompts)

在所有指令的最前面,你可以设置一个“系统提示”(System Prompt)。它用来定义 AI 在整个对话中应该扮演的角色、遵循的规则和风格。这就像是为 AI 设置了“出厂默认值”。

(示例:技术文章写作助手)

System: 你是一位专业的科技文章作者,你的写作风格简洁、严谨,擅长用类比来解释复杂的技术概念。在所有的回答中,请避免使用过于情绪化和口语化的词语。

在这个 System Prompt 之后,你再提出的问题,AI 的回答都会遵循这个设定好的角色和风格。

2.2 任务分解与链式提示(Chain Prompts)

不要指望 AI 一步到位地解决一个复杂问题。更可靠的方法是,将复杂任务分解成一系列更小的、连续的步骤,形成一个“提示链”。上一步的输出,可以作为下一步的输入。

(示例:市场分析报告流程)

  1. 第一步(提取数据):“请从这份财报中提取所有的关键财务指标,以 Markdown 表格形式呈现。”
  2. 第二步(分析数据):“根据上一步的表格,计算同比增长率和利润率,并分析其变化趋势。”
  3. 第三步(生成摘要):“综合以上分析,为公司 CEO 写一份不超过 200 字的摘要,重点说明公司的优势和潜在风险。”

2.3 “思考链”(Chain of Thought)

这是目前最强大的提示技巧之一。当你要求 AI 解决一个逻辑题或数学题时,不要直接让它给答案,而是要求它“一步步地思考”,并把思考过程写出来。

(示例:解决逻辑题)

问题:一个篮子里有苹果和香蕉,总共 20 个水果。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 3 倍。
请问苹果和香蕉各有多少个?
请不要直接给出答案。请先一步步地列出你的思考过程,最后再给出结论。

AI 可能会这样回答:


好的,让我一步步来思考这个问题。
第一步:定义变量。设香蕉的数量为 x。
第二步:根据题意,苹果的数量是香蕉的 3 倍,所以苹果的数量是 3x。
第三步:水果总数是 20,所以可以列出方程:x + 3x = 20。
第四步:解方程。4x = 20,所以 x = 5。
第五步:计算苹果的数量。苹果数量是 3x,所以是 3 \* 5 = 15。

结论:因此,篮子里有 5 个香蕉和 15 个苹果。

这个过程不仅让答案更可靠,也让我们能够检查它的逻辑是否正确。

三、特定场景:处理长文本

现代 AI 已经可以处理非常长的上下文(比如一整本书或一份几百页的文档)。但在处理长文本时,也有一些技巧。

  • 指令后置:将你的具体问题或指令,放在长篇文档的末尾。因为模型通常对输入内容的开头和结尾最“敏感”。
  • 先提问,后填充:你可以先构造好你的问题框架,然后再把长篇文档插入。例如:“根据下面的文档,请回答 XXX 问题。[文档内容]”
  • 引导性提问:不要只让 AI “总结文档”,而应该就文档内容提出具体、有针对性的问题,引导它去阅读和分析你最关心的部分。

总结

提示工程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,它是一门关于如何“清晰、结构化地表达自己意图”的学问。

回顾一下,核心要点包括:

  • 基础:指令清晰、提供范例、使用标签。
  • 进阶:设定角色、分解任务、引导思考过程。
  • 长文本:指令后置、引导性提问。

AI 是我们思想的“放大器”,而提示工程就是控制这个放大器的操作手册。掌握它,你就能让这个强大的工具,发挥出远超想象的威力。

参考链接

(完)

累计访问